1. 递归
前序遍历是根左右,因此前序序列的首个字符为根节点,之后一部分是左子树的节点,左子树部分的右侧一部分是右子树节点。
中序遍历是左根右,因此中序遍历的开头一部分是左子树的节点,然后是根节点,之后剩下的右部分是右子树的节点。  
因此可以首先根据前序遍历的首个字符,确定根节点。
然后在中序序列中找到根节点,其左侧的部分就是左子树的节点,右侧部分就是右子树的节点。
根据中序序列中左右部分的长度,就可以在前序序列中划分出左右子树的部分。
然后递归构造即可。
时间O(n^2),空间O(n)。  
因为每次都要遍历中序序列,找到当前的root,所以时间复杂度比较高。
因此可以使用hash预先处理中序序列,之后每次就能用O(1)的方法查找到当前的root,时间复杂度降低到O(n)。
unordered_map<序列中的值, 该值对应在序列中的位置>  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
   | 
 
 
 
 
 
 
 
  class Solution { public:     TreeNode* buildTree(vector<int>& preorder, vector<int>& inorder) {         int n = preorder.size();         for (int i = 0; i < n; i++)             index[inorder[i]] = i;
          return buildTree(preorder, 0, n - 1, 0, n - 1);     } private:     TreeNode* buildTree(vector<int>& preorder, int pstart, int pend, int istart, int iend) {         if (pstart > pend)             return nullptr;                  TreeNode* root = new TreeNode(preorder[pstart]);         int leftCount = index[preorder[pstart]] - istart;         root->left = buildTree(preorder, pstart + 1, pstart + leftCount, istart, istart + leftCount - 1);         root->right = buildTree(preorder, pstart + leftCount + 1, pend, istart + leftCount + 1, iend);
          return root;     }     unordered_map<int, int> index; };
 
  |